出诊时间:周四上午王雪京,中日医院中医肺病一部主任医师,同时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她还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医师协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王医生在治疗呼吸系统问题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结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疾病、哮喘、慢性咳嗽、鼻炎、鼻窦炎、咽炎、支气管扩张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治。
肺部结节是指影像学检查(如CT)中发现的直径≤3cm的局灶性圆形或类圆形阴影,既可单发也可多发。其病因复杂,包含良性(如感染、结核、炎性假瘤)与恶性(如肺癌、转移瘤)。以下是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思路:
一、西医诊治
1. 诊断流程
- 影像学评估:高分辨率CT是主要手段,用于评估结节的大小、形态(分叶、毛刺)、密度(磨玻璃、实性、混合)、钙化等。
- PET-CT:帮助判断可疑恶性结节的代谢活性。
- 动态随访:根据结节特征(如大小、生长速度)制定随访间隔(3-12个月)。
- 病理诊断:适用于中高危结节的穿刺活检(CT引导下或支气管镜)和手术切除。
2. 治疗原则
- 良性结节:采取抗感染(如细菌/结核)、抗炎(如激素治疗炎性假瘤)或观察。
- 恶性或可疑恶性:手术(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放疗/消融(不适合手术者)、靶向/免疫治疗(晚期肺癌)。
二、中医诊治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肺结节与“痰瘀互结”关系密切,其原因包括:
- 正气不足:肺脾肾虚,痰湿内生。
- 气滞血瘀:情志不畅或外邪(如烟毒、雾霾)导致气血瘀滞。
- 痰浊凝聚:脾虚生痰,痰凝成结节。
2. 辨证分型与治疗
- 痰湿蕴肺:表现为咳嗽痰多、胸闷,舌苔白腻。治法为健脾化痰散结,方药推荐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白芥子、苏子)。
- 气滞血瘀:表现为胸胁胀痛、舌暗紫或有瘀斑。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瘀,方药推荐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桃仁、红花、丹参)。常用散结药包括浙贝母、夏枯草、山慈菇、猫爪草、白花蛇舌草等。
3. 中西医结合应用
- 围手术期:术后可使用黄芪、党参等补气扶正,促进恢复。
- 放化疗期间:以益气养阴(如西洋参、麦冬)减轻毒副作用。
- 随访期:中药可调理体质,减少复发风险(如健脾化痰方)。
三、生活调护
1. 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品,多吃百合、山药及梨子以润肺;在结节增长期要慎用补品(如蜂王浆)。
2. 情绪:保持肝气舒畅,可通过冥想或深呼吸来实现。
3. 环境:尽量远离烟雾、粉尘等外部刺激。
四、注意事项
- 定期随访:即使使用中药调理,仍需按照西医指南定期复查CT。
- 慎用偏方:避免使用未经验证的“散结”药物,以防延误病情。
- 高危人群:长期吸烟或有家族史的人应密切监测。
中西医结合能够相辅相成,西医提供精准评估与干预,结合3499拉斯维加斯的整体调理,提升疗效,同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