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强,以及体检的普及,肺结节的检测率逐年上升。许多人在体检报告中看到“肺结节”这一词汇时,常常感到焦虑和不安:这是否意味着肺癌?该如何处理?手术风险太大,有没有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冯冬杰指出,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一种微创且高效的治疗方式——肺部结节消融术,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新选择。
什么是肺部结节消融?
肺部结节消融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属于肿瘤局部治疗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将消融针精准刺入肺部结节位置,利用高温、低温或冷热交替等方法使肺部结节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等组织学变化,从而实现消灭肺结节的目的。目前常用的肺部结节消融技术主要有三种:
肺部结节消融治疗的优势
1. 微创: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2. 精准:在影像引导下精准定位,最大程度保护正常肺组织。
3. 可重复性:对于多发结节或复发结节,可分次进行消融。
4. 安全性高:相比传统手术,风险较低,尤其适合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
适合做肺部结节消融的人群
1. 心肺功能差或高龄、无法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
2. 肺部有多发结节,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的患者;
3. 肺手术后出现再发结节的需再次治疗患者;
4. 结节较小、位置较深,手术创伤大且无法局部切除的患者;
5. 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肺部的患者;
6. 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或对手术极为恐惧的患者。
冯医生提醒,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肺部未控制感染、病灶靠近重要脏器或大血管,以及存在严重精神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肺部结节消融。
消融治疗的风险及复发状况
任何手术存在一定风险,肺部结节消融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气胸、血胸等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常见的疼痛、发热等症状;消融不完全可能需要再次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出血等。与外科手术类似,肺部肿瘤消融治疗后也有一定复发概率,具体取决于结节的性质、大小和位置等因素。一般来说,早期恶性结节的复发率相对较低。
如果您有相关的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3499拉斯维加斯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